文、吳秉霖老師
這個月的主題我們就來畫個最近滿夯的小玩物─ 紙箱人阿愣,雖然這模型的設計上很簡單,但在日本算是治癒系的聖物,在模型的各個連結處接採用可轉動方式來設計,所以,當你模型完成後也可以自由的做肢體調整。
第一部分 頭部
頭頂部分仿紙箱的開合處,所以做一條小縫隙出來,另外,要讓紙箱看起來比較有實體感,所以在四周都使用小圓角來修飾,眼睛的部分,可以依照後續照片合成的背景明暗度,採用黑眼或是發光眼來做個變化。
第二部分 身體
身體的胸口前端,別忘了加個投幣口,位置部分可以自由調整,另外,如果覺得紙箱設計過於單調的話,也可以自由的在其身上加繪一些條紋,下擺的角度開合處其實可以在設計上調整大一點的角度度數,這在讓模型有跑步等大動作視覺效果上會有較好的真實感。
第三部分 手部
因為是相同的紙箱模型結構,所以左右兩隻手都可以通用,連結處的設計,以不干涉到連結處或是肢體實體處為主。
第四部分 手臂連結器
這部分是傳達身體與手臂的關節點,有了這部分的設計,紙箱人就可以自由擺動手臂了。
第五部份 腳步
在身體下擺中間處有做個組裝結構,這是為了讓腳部能夠前後擺動而設計。
組裝完成後就像是這樣的造型,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會覺得心情淡定,平淡的臉龐竟能為心靈帶來了平靜,真是有趣啊。所有的連接處都是採用可調整肢體動作的方式來設計,所以,可以調整一下角度姿態來為合成圖片做準備。
找個不錯的風景試著用手機會是單眼相機來拍張好照片,如果你會使用美工軟體的話可以來嘗試做個合成照,如果不會美工軟體也能利用相關的繪圖軟體來將照片做個背景,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一次擺放兩個模型,感覺比較不孤單。讓我們一起手牽手的散步吧!模型的設計真的滿神奇的,有時候,簡單的創意,簡單的意念表現,就能產生莫大的感受,當我們一昧的在追求高難度且複雜的結構同時,試著讓自己緩一下步調,讓自己以最單純的想法來創作,或許,這就是創意的元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