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源:商業週刊
「人不要臉,天下無敵。」這話大家都聽過,但做得到嗎?
「這應該不是好話吧?」我知道你一定會這樣質疑。這句話的確是用來罵人的,但也能有正面的運用。若要我送一句話給畢業生,我就會送這句。為什麼呢?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問題,並不是沒有道德觀念,而是「恥力」(臉皮的厚度)太差了。
我到各校演講時,後面都會留5~10分鐘的發問時間。可能是怕問蠢問題被同學笑,或是擔心曝露自己的意識型態主張,因此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坐在位子上傻笑。學生們雖不想問,但主辦單位總是拚命要求學生提問,一直在那兒:「不要怕問笨問題呀!」「某某同學要不要代表問個問題?」「機會很難得耶!」「周老師特別從台北下來哦!」講廳迴盪著主持人急切的呼籲,直到時間拖完。其實這樣逼迫,學生更不敢問,但客隨主便,我就是站著陪大家一起傻笑。傻笑就有錢可以領,多好。
我自己的課從不保留時間給學生發問,而是鼓勵他們把問題寫在隨堂作業上,我下週再不記名地回答他們。這樣心理上有點緩衝,學生比較能問出具攻擊力的問題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問答對應,這種「筆談」方式確實能訓練出一批勇於提問的學生,我就收過下面這些「氣勢如虹」的問題:
「老師你覺得自己的禿頭還有救嗎?」
「為什麼大家都說男人那裡愈大愈好,我卻覺得男友的太大了,做起來很不舒服?」
「班上有位女同學每天都穿得像是個婊子,老師認為她真是個婊子嗎?」
有些問題我當然不會直接念出,會轉一圈來回答。
更大的問題是,有關於自己的薪資、福利,也不敢追問,最後被公司騎在頭上,平白損失一堆合理、合法的權益。個人的處境愈來愈差,也就難以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突圍。
所以我還是建議:「人不要臉,天下無敵。」
年輕人,你若恥力不夠,就該學著「不要臉」。
為團購謀福利,是「好」的不要臉
「不要臉」只是種手段,只要有正確的目的,就可以展現出「勇氣」之德。「勇氣」的定義是「犧牲自己以幫助他人」,也是達至幸福的必備三德行之一。其他兩者是誠實和正義,你依上述脈絡仔細思考,就會知道三者密不可分。你要學「好」的「不要臉」,而不是「壞」的。標準很簡單,就是這「不要臉」是否可以創造「共同善」,一種能分享的價值,能提升社群整體的幸福。偷吃辦公室冰箱裡其他同事的蛋糕,這是不要臉,卻是「壞」的不要臉,因為這損及了他人的應有權益,又對社群沒有幫助。
去和很凶的老闆「盧小」,談判爭取團購雞排打折,這是不要臉,卻是「好」的不要臉,因為這能擴增你所屬團隊的共同價值。如果你的不要臉,是犧牲自己以成就群體,那通常就是好的。若這不要臉,是以作踐自己來追逐個人利益,那通常就是壞的。
先搞清楚談判的出發點
回答這問題需要更多資訊。你認為自己目前的薪水「不公平」嗎?你認為爭取到更高的薪水後,會讓你更有意願為公司付出,替公司帶來更多正面的收益嗎?又或者是,你只是想用「盧」人的功夫,在沒有實績的狀況下,硬要公司給你一個方便,爭取超出你應得的薪水或福利?如果你爭取薪水,是要確立公司的公平制度,那對於團體來說,就是有益的。若你只是想打破分配格局,意圖從中騙取一些好處,那當然是錯的。
人一要臉,被當馬騎
你應該去揭發那些壞的,援助那些好的。憑什麼呢?當然還是憑「不要臉」了。只要「好的不要臉」全團結在一起捅爆那些「壞的不要臉」,這世界就和平一半。
「人不要臉,天下無敵」,而「人一要臉,被當馬騎」。只要目的良善,該衝就衝吧,你都不衝,有誰敢衝?
文章來源:商業週刊
延伸閱讀
聯成學員得獎專訪:ACA世界盃創意設計競賽 學員獲得國際肯定
得獎訊息:2015 PTC大賽成績亮眼 聯成學員囊括八席獎項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