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、小小編
言情風是台灣獨創的繪畫風格,透過無數才華洋溢的畫家投入創作,影響力日漸擴大,優秀的作品在海外也開始享有知名度和市場性。對於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的年輕創作者來說,想要擁有一片天空,需要更多的努力。
每天畫畫十二到十六小時用熱情鍛鑄繪畫實力
所有愛畫畫的人都有類似的記憶,拿起畫筆,就像擁有整個世界。年歲漸長,面對現實的挫折,夢想逐漸淹沒在生活中,只在驚豔藝術家創作的片刻,恍然想起自己也曾有一個繪畫夢。但是總有一些人,選擇面對挑戰,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康雯嵐,就像所有6、7年級的台灣女性一般,言情風插畫封面伴隨著動人心魂的愛情故事,成為她青春期起生活的一道風景。大學畢業後,在工作崗位上始終找不到熱情和快樂,她決定重拾兒時對繪畫的夢想,而言情風寫實夢幻的唯美和穩定的市場需求,成為她的主要的發展方向。
像是所有囿於升學壓力的台灣青少年,美術課在國中時代就已經結束。過去沒有完整美術訓練的康雯嵐,從零開始,累積自己的創作實力。於是她開始不斷練習,並積極的投稿,雖然充滿熱情,但是沒有相應的成熟作品。
「這時候感覺到自己陷入瓶頸,熱情正在消失中。因此我決定重新到聯成進修。這對我幫助真的很大,學習到各種新的技法和繪圖筆刷,讓我重新建立起自信,在課堂中找回最初的感覺。」這段期間康雯嵐每天繪圖十二到十六小時。「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在畫畫。」厚植實力的同時,她的作品也開始獲得出版社的青睞。
以寫實的筆法,柔美的用色詮釋繪畫題材
儘管繪畫技巧進步飛速,康雯嵐也不諱言談到投稿失敗經驗對自己的影響。「出版社對於沒有錄取的作品都有制式的回覆,通常是請投稿者揣摩線上畫家的作品。因此我開始大量參考不同畫家的插畫,模仿他們的風格和技巧,看到精彩的人物照片,我會思考其他插畫家如何表現,而我要如何從中展現自己的想法。」
對於現階段的康雯嵐來說,最重要目標是多方嘗試,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。「其實很多插畫作品一看就知道是改照片的,人物細節會有不完美、不對稱的真實感,但是言情風本身精緻的美感就容易被忽略。原創作品在佈景和繪畫技巧要求更高,人物也更唯美,但會有太過均衡的問題。對我來說,言情是在唯美和寫實中尋求平衡,從細微之處顯見用心。」
言情風考驗繪圖者的功力
由於致力於言情畫技鑽研,康雯嵐對於言情風格的技巧有深刻的體會,她認為言情風格用色看似清淺,實際上難度很高。言情則以粉色系的色彩,表現畫面的深度和立體感,同時保持畫面的乾淨和輕盈,看似對立的課題,在言情插畫中卻很好的融合一體。
「在掌握言情風格後,對於色彩就會有很好的觀察度很敏銳度,再去嘗試像是厚重的奇幻風格,困難度降低很多。所以很多擅長奇幻風格的繪圖者沒有辦法畫好言情風格,主要就是因為用色的習慣和技巧難度比較高。」康雯嵐總結自己的觀察。
康雯嵐認為這種大量運用在愛情小說的封面,由台灣插畫創造出的言情風格,只有台灣創作者才能完全掌握其技法精髓。正因為如此,她特別希望將之發揚光大。
因為如此,每一幅作品對康雯嵐來說都是新的開始,新的嘗試。康雯嵐用『刻』來形容自己對於每一幅作品的雕琢。寧可花三個月『刻』出一張精緻的作品,也不要3個月畫出十張失敗的創作,讓每一幅作品都能看見自己的成長,創造出真實中帶有華麗感,如精靈般夢幻的言情風格,是康雯嵐對於自己的期許和堅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