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圖、蕭佑和Nick

 

        從2011年以後,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「工業4.0」這個詞。然而,這名號雖然喊得響亮,但到目前為止,仍有許多企業不了解它的概念,即便想去了解,也摸不著頭緒。

        就我所知,光網路上對於工業4.0的定義就有上百種,不同的企業及學術機構也大多抱有不同的看法,甚至連身為先驅的德國「工業4.0工作小組」至今也沒有針對「工業4.0」給一個清楚的定義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與其去鑽研什麼是工業4.0,不如先來探討工業4.0是怎麼來的還比較實際。

 

 

工業4.0從何而來?

 

        工業4.0一詞最早出現於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。眾所皆知,德國為製造業設備出口的第一大國,即便歷經〇八年的金融海嘯,還是在工業的表現上領先全球。尤其過去幾年,當其他先進國家紛紛將重心從傳統製造業轉向互聯網經濟時,只有德國依舊抵制「去工業化」的潮流,持續鞏固它的實體經濟。

        可惜的是,德國後來發現在2006年到2011年的期間,他們的出口總值幾乎沒有成長。推就其原因,他們發現了兩個很嚴重的問題。一來是德國的產品品質實在太好了,一台工具機雖然用了二十多年都不會壞,但也降低了與顧客的交易頻次,再好的產品終究只能賺一筆錢。二來是德國人也漸漸發現,顧客的胃口被養大了,他們認為產品有好品質是應該的,因此開始不願意為了提升產品品質而多付大額的溢價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許多德國業者開始被迫調整其商業模式。

        2013年4月8日,由德國企業—博世(Bosch)所領軍的工業4.0小組,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正式向全世界提出工業4.0的概念。工業4.0的概念提出後,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,各國也陸續提出相對應的政策作為因應。

 

        像是美國就提出「再工業化」、「先進製造夥伴計畫」,並籌組工業互聯網聯盟;日本則提出「工業智慧化」; 韓國稱之「製造業創新3.0」;法國則叫做「未來工業」;連長期以來以金融、服務及觀光為主要產業的英國也提出了「工業2050戰略」;中國高喊由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「中國製造2025」;台灣則取名為「生產力4.0」。這些名稱雖不同,但核心意義其實是大同小異。

 

無所適從、眾說紛紜的概念

 

        介紹完工業4.0的由來後,那麼工業4.0到底是什麼呢?大致看來,以工業發展的歷史來說明是相對普遍的方式。第一次工業革命,蒸氣動力誕生,讓英、德等國實現機械化生產。第二次工業革命,人類開始使用電力,流水生產線與大量標準化生產隨之而起。第三次工業革命,以電子資訊技術為核心,使部分生產環節得以實現全自動化生產。第四次工業革命,代表著以「虛擬網路—實體物理系統」(Cyber-Physical System;縮寫:CPS)以及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;縮寫:IoT)為技術基礎,整合既有的工業技術、銷售、產品體驗,並在商業流程中整合客戶與商業夥伴,建立具資源效率、自主意識的智慧工廠。

 

        除了以發展歷史來介紹外,也有人試著以組成因子來介紹工業4.0。比方說,有人就認為物聯網(IoT)加上智慧機器人(Intelligent Robot;縮寫:IR)加上大數據(Big Data)即為工業4.0。而也有人說,虛擬網路—實體物理系統(CPS)、智慧工廠、智慧機台控制者等元素組合就是工業4.0。此外,亦有學者說將CPS、IoT、智慧工廠、服務網路搭配起來就是工業4.0。不過,若單以上述說法來解釋工業4.0,好像又有點過度簡化。

 

 

由標準化走向個性化的轉型之路

 

        其實,在我看來,工業4.0代表的是買賣雙方在交易主從關係上的逆轉。自十九世紀末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後,傳統工廠便開始引進生產線流程,實現大批量、標準化的生產。然而,為了防止大批量的商品滯銷,傳統工廠試圖將消費者的需求固化,強迫他們去接受那些標準化的產品,這也是為什麼英文裡的mass(大眾)這個詞在二十世紀才出現的原因。在需求日益固化的情況下,顧客即便買不到最想要的,但也不至於得到最壞的。

        但隨著近年互聯網、電子商務乃至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,人與人、人與資訊、資訊與資訊之間開始快速流通,過去人們被僵化的需求開始又被挖掘出來,而且相較於一百年前,越來越多人也開始負擔得起個性化商品的價格。在整體市場的快速變化下,工廠開始面臨了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、換線率越來越高、交期越來越緊的窘境。

        而工業4.0的出現,便是要改變這樣的窘境。所謂工業4.0,就是將傳統製造業的思維由「企業決定產品」轉向為以「消費者決定產品」的商業模式。而這個想法的實踐,必須透過智慧互聯、智慧生產、智慧工廠相互搭配才得以成真。

 

        「智慧互聯」,意指藉由互聯網連結消費者與工廠,讓消費者能即時滿足更高級的消費慾望。「智慧生產」,則指透過互聯網去串連上下游廠商與同業工廠,經由工廠之間的協同作業,才有辦法迅速生產、交貨,滿足客戶需求,發揮整合綜效。「智慧工廠」,意指透過工廠內部的智慧網路,使得人與人、人與機器、機器與機器、乃至於機器與零件都可以自由溝通、交換信息。而一開始所說的CPS、IoT等技術,都是用來支撐這些概念的基底。

 

情況不同,轉型路徑也自然不同

 

        工業4.0源自於顧客個性化需求的崛起,再加上感測器、物聯網、數據分析等技術日趨成熟,才進而引發這場變革。可是,許多企業在面對工業4.0的浪潮時,常常容易一股腦兒地去升級硬體,而不進行市場調研、思考其他商業模式的可能性。這樣一來,不免忽略了工業4.0的本質是來自於顧客消費習慣的改變。

        在我看來,思維上的改變,比硬體升級還要重要的多。在有限的資源下,企業轉型應當是該精兵簡政、正中要害,而不是看到別家公司買了什麼設備,就馬上搶著跟進,最後錢燒完了,轉型也轉得四不像。也就是說,企業進行導入規劃時,必須了解到各自情況不同,演化路徑也自然有所不同。

        例如,全球前三大商用噴射引擎公司—英國勞斯萊斯(Rolls-Royce),在90年代末期,便體認到航空公司最關鍵的需求:「使飛機能隨時保持在最佳的飛行狀態」,因此率先在業界將商業模式由原先的「販賣引擎」轉換為「販賣飛行時數」。

        在這樣的模式下,勞斯萊斯將引擎出租給航空公司,並依感測器所記錄的飛行時數計費,而航空公司也能在出租期間享有勞斯萊斯所有維修管理的服務。勞斯萊斯也是在了解顧客真正的需求後,才大力發展引擎感測技術,進而編制了約200人左右的「引擎健康管理部門」,進行全面性的革新。

 

思維不改變,就等著被淘汰!

 

        馬雲曾說過:「很多人輸就輸在,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、第二看不起、第三看不懂、第四來不及。」小至企業、大至各國政府,工業4.0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關注焦點。然而,在環境快速變動下,傳統製造業相對於新興產業,更容易因過往的成功慣性、僵化的組織結構而較晚做出應對。儘管目前尚處在工業4.0的早期階段,但所有經理人仍應提早下功夫,重新定義企業所屬的產業疆界,並思考如何在這波趨勢中取得先機,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大環境給淘汰!

 

文章轉載自「大和有話說」blog,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

原文網址:https://goo.gl/8l3QH6

 

 

想瞭解相關課程►

【工業產品設計師】國家標準研發流程,以設計為夢想塑型

【Maker物聯網工程師】智慧世代,化不可能為可能

 

延伸閱讀

聯成電腦影音專訪:學員獲2016 PTC建模大賽第二名&國際產品設計大賽入圍

聯成電腦分享: 符合國家標準研發流程 打造專業設計力

聯成電腦分享: Maker物聯網實戰-智慧世代 化不可能為可能

說故事的力量:我們與黑猩猩有何不同?

arrow
arrow

    聯成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