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圖、蕭佑和Nick

去年九月,我在火車站附近的車行寄放機車。當時是開學季,很多將出外的學子也紛紛來托運機車。正當我停好車,準備要走時,無意間聽到車行老闆娘與工讀生的對話。

 

老闆娘:「剛剛來托運的那個阿弟仔是台大的耶,就厲害餒!」

 

工讀生:「台大有什麼用,還不是一堆人失業,培養一技之長比較重要啦!」

 

因為趕時間,我也沒多聽,就匆忙離開了。過幾天,在家裡吃晚飯時,我媽突然跟我分享,今天他去髮廊洗頭時,設計師跟他說:

「實在搞不懂現在人書念那麼高要幹麻,早點出社會賺錢還比較實在。我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,因為有一技之長,一個月也好幾萬,早早就賺了一桶金了。」

 

這兩個事件不約而同的打臉了當時還在為畢業論文苦苦掙扎的我。確實,他們說的雖刺耳,卻也是不爭的事實。文憑制度每年製造出一批批的大學、研究所畢業生,但我們的就業環境卻沒有跟著升學率的增加而變好。

 

過去,我總認為這樣的議題純粹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。直到最近看完泰勒.皮爾森(Taylor Pearson)所寫的《就業的終結》,我才更深刻的感受我們的社會面對的其實是結構性的轉型:文憑主義終將式微,就業不再是最安全的路。

 

第四次經濟巨變來襲

 

從1300年以後,全球社會經歷了四次經濟上的巨型演變。而現在,我們正經歷第四次的權力移轉—知識經濟沒落、創業經濟崛起。

 

1. 農業經濟時代:從教宗到國王
從1300年左右起,天然資源成為西方的主要財富來源。誰擁有最多的土地,就代表著擁有最多的天然資源,也因此最為富有。

例如1400年後,大航海時代來臨,葡萄牙、西班牙等歐洲列強在世界各地佔領越來越多的土地,這也使得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強大。甚至連長期主導歐洲的教宗,在面臨經濟與權力日益強大的各地國王時,也不禁黯然失色。在這個時期,權力開始從單一教宗移交到各國國王手中。

 

2. 工業經濟時代:從國王到資本家
1700-1900年,則是第二次的經濟條件演變。中世紀的歐洲,天主教法律禁止放高利貸。在天主教徒被禁止從事這項工作時,猶太人抓緊了這個機會,成為了銀行家。而由於當時的工業發展與戰備需求,也使得握有資本的銀行家地位迅速竄起。

例如,拿破崙戰爭時,普魯士因為重整軍備需要資金,便向握有資本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借貸。羅斯柴爾德家族也藉此要求普魯士必須改為議會制,避免貪腐,以確保收出去的錢能收回。這時我們可以發現,即便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擁有豐沃的土地,但因缺乏資本,使得權力又漸漸移轉至銀行家手上。

 

3. 知識經濟時代:從資本家到企業家
1900-2000年,現代公司崛起,工業經濟開始轉型到知識經濟。銀行雖然能提供資本,但若缺乏足夠的知識性勞力也無法使經濟繼續成長。在過去,銀行家是老大,企業對他們幾乎百依百順,並徵詢他們的意見。

到了1975年,IBM欲發行10億美元的債券,告訴過去唯一往來的摩根銀行(JP Morgan)說,也想請所羅門兄弟公司(Salomon Brothers)共同協助發行。摩根銀行不想失去獨霸的地位,而拒絕這個請求。後來,IBM便放棄摩根銀行,自行尋找出路,最後成功發行了這檔債券。

至此之後,公司的權力漸漸超越銀行,企業家也開始敢跟銀行開條件。我們甚至發現,由於公司對於「知識」要素的渴求,於是能夠量化知識的文憑主義便順勢興起。拿個好文憑,進入一流企業,得到穩定的薪資與發展,就成為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看似最佳的人生路徑。

 

下一波浪潮:創業經濟時代

 

曾出現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的「庫尼文架構」指出,工作與管理可分為4個不同的領域:簡單(simple)、繁雜(complicated)、錯綜複雜(complex)和混亂(chaotic)。

 

在「簡單」的領域中,因果關係會很明顯,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最佳實務來解決問題。例如,麥當勞的點餐員工只要靠著統一的服務腳本(Service Scripts)做事,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服務品質。

 

而「繁雜」的領域中,則需要透過調研分析來釐清因果關係,這部分通常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就游刃有餘,像是會計師、律師、醫生、工程師……等。在過去,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只落在「簡單」與「繁雜」的區塊。簡單的問題本來就不用太多知識,繁雜的問題則可透過教育來因應。

 

然而,隨著通訊快速發展、全球的教育水準提升,意味著企業已能夠輕鬆地僱用其他國家優質又便宜的人才,遠距辦公與微型跨國企業不再是難事。

二來,由於機器自動化、工業4.0、演算技術的發展,藍領員工開始被機器取代,而知識性的白領員工也難以倖免,尤其是重複性高的知識性工作。

三來,高等學歷早已飽和,學歷的價值不如從前。在2000-2010年間,全球大學畢業生人數從9,000萬上升至1億3,000萬。僅僅十年內,就增加了4,000萬人。

 

總總跡象顯示中產階級不僅正遭受到海外勞工排擠,也被正在發展的技術排擠,「簡單」與「繁雜」的就業領域已面臨飽和的狀態。而「錯綜複雜」與「混亂」等就業領域雖然乍看複雜、高風險,卻似乎是人類發展的下一波機會,長期看來反倒更安全。

 

在「錯綜複雜」的領域中,因果關係在事後才明朗。這些問題即便你用盡了專業的知識技能也無法解決,唯有持續測試、並且觀察結果,才能在這個領域存活。至於「混亂」領域,則代表因果之間則毫無關係,像是當年的911恐怖攻擊事件。最複雜的莫過於上述四個領域的交集—「失序」,而創業家就經常身處在這些領域中。像是如何推出一個新產品?如何管理自己與員工的心理壓力?如何進行利害關係人管理?

 

從1900-2000年的知識經濟時代,我們的教育體制傾向培養出標準化的勞工,就像是一匹匹順從的綿羊,乖乖地聽從牧羊人指令就好。可是時代變了,這些優秀的綿羊已不如以往有價值,隨時都能被機器及世界各地的便宜勞工所取代。正因為如此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更了解「錯綜複雜」與「混亂」的系統。換言之,我們都得好好看待「創業」這件事。

 

科技,讓創業不再那麼難

 

1. 生產工具大眾化
過去許多人認為創業則必須砸大錢購買設備、招聘人員與租用辦公室,但隨著共享經濟、服務式軟體(Software as a service; SaaS)、線上招募平台、線上教育平台的發展,新創公司的成本及風險不僅驟降,也大幅提升了效率。

 

2. 通路多元化
10年前,新創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行銷與銷售。在過去,若要打進產業圈,可能要花幾年的時間四處參展、與配銷商建立關係。但現在只要透過YouTube、iTunes、Google、甚至是個人blog等網路平台,就可以接觸到終端消費者。

 

3. 細分市場湧現
潛在需求一直都存在。比方說,過去傳統零售的唱片行是無法讓小型獨立音樂上架的,但這塊市場還是有其需求。直到網路問世,這些獨立製作開始能以低成本的方式讓消費者接觸他們,進而刺激大眾潛藏已久的需求。

 

我非得馬上開ㄧ家公司嗎?

 

作者Taylor Pearson針對就業及創業做了以下定義:創業是指創造、連結和發明系統,這個系統可能是企業、人、構想或是流程。就業則是依循別人所創造的作業系統之行為。因此你未必要馬上開一家公司才叫創業,創業的方式百百種,也許想出一個點子,接著實踐它就叫做創業。

 

作者提到,學習創業技能有兩種方式。第一種是漸進投入的階梯式創業法,第二種則是學徒制創業法。在階梯式創業法中,你未必要馬上辭掉正職,而是可利用空閒之餘兼差副業。

 

階梯式創業法的第一步在於先推出1種產品,收取一次性費用,採用單一的行銷通路,如SEO、Facebook廣告、Google Adwords、或是blog等等。等到開始賺了錢,有了信心後,再進而推出下個產品。

 

學徒制創業法則是找一個正在從事你5或10年後想做的事的人來拜師,或是加入一個新創公司,從做中學,累積經驗。好處是能累積該領域的人脈,也可以拿莊家的錢去獲取實戰經驗。

 

你可以不創業,但不能沒有創業家精神!

 

在我看來,《就業的終結》這本書強調的並不是要我們馬上去創業,而是得居安思危,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。相較於技術勞工,追求文憑主義下的白領份子在面對環境改變時反而更加脆弱。

 

“這些技術勞工的收入容易變動,事業生涯反而帶有一些反脆弱性:小小的變異會使他們不斷設法適應和改變,從環境中學習,並且持續處於必須適應的壓力之下。”—出自塔雷伯的《反脆弱》

 

我們從小被灌輸的信念是,拿個好文憑,找間大企業,這樣的職涯既閃亮又有保障。可是,我們不能老用過去40年去預測未來的40年也會如此安全。想ㄧ想,光19世紀與20世紀的總體環境差別就有多大!

 

中古世紀,各國國王因為發現「土地」的重要性,走向大航海時代,使得權力從教宗移轉至各國君王。19世紀,羅斯柴爾德家族了解「資本」的稀缺性,而建構起銀行體系,使得權力又再次傳遞到銀行家手上。過去的歷史經驗總告訴著我們,誰能及早轉型,誰就能在日後得到鉅額報酬。

 

文章轉載自「大和有話說」blog,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

原文網址:https://goo.gl/yVYil5

 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lccnet.com.tw
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ccnetzone
菜鳥救星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sn0w

 

延伸閱讀

聯成電腦分享:產業變革已開始,你準備好了嗎?

說故事的力量:我們與黑猩猩有何不同?

聯成電腦分享:工業4.0-來自買賣「主從關係」的逆轉

聯成電腦職場專欄:職涯人生「贏」的策略

聯成電腦職場專欄:好習慣讓你接近成功道路

arrow
arrow

    聯成電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